close

昨天Grace 在youtube 上亂亂逛時,注意到一個推薦的影片→David After Dentist,因為畫面是個可愛的小男孩,好奇心作祟的我就點進去觀看,也讓大家欣賞一下。

跟大多數的人一樣,Grace 看了也是會心一笑,目前在youtube 上這個影片已達1千7百多萬人次了,我想拍攝這短片的DAD應該始料未及,Grace 的英文雖然不是非常精通,但關鍵性的重點應該還是有抓住,這父親原本的用意應是想讓因在工作無法陪同小男孩一起去看牙醫的母親,能了解小朋友在看牙醫前後的狀況,沒想到因小朋友戲劇性的反應而讓這個家庭大紅(我猜他們紅了)。

老實說,我被影片中的dad 富磁性聲音吸引了,因此看到他們的blog 網址就再連進去觀看,發覺世界各地的朋友非常踴躍發表感想,大多都是稱讚小男孩超可愛的言論,甚至影片中經典名句“Is This Real Life?”都被設計成T恤且已開始網購了。

Is this Real Life.jpg(點圖片可進入賣場)

不過讓Grace 有所思考的是來自於DAD部落格中其中一篇文章“Chicago Sun Times Doesnt Like D.A.D”,我覺得那父親很有風度,還請回應的人能對那發表負面評論的編輯"手下留情",那篇專欄下的標題也挺辛辣“Drugged kids on video no laughing matter”,其實我不懂為何那標題用到"Drugged" 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影片中的小朋友,依我淺短的英文程度,影片中小朋友問他父親「為什麼你有4個眼睛?為什麼我會發生這種事?」,爸爸安撫小朋友"It's OK, it's just the medicine",medicine 跟 drug 都是『藥』的意思,不過"drug" 這字對我來說,總忍不住會把它跟毒品聯想在一起,這點是我不太能認同那篇專欄的地方。

那個女記者應是認為父母有責任保護小朋友,而影片中的爸爸非但沒盡到這責任,還將影片公諸於世,落落長的文章其實我也無法一一細讀,但她下了個結論“Laughing at these videos doesn't make us cool. It makes us sick.”,想當然爾,大多數的網友並不領情,反而強力砲轟這則專欄。

※如果對Grace 上述內容也覺有趣者,歡迎一起討論感想。

 

其實,Grace 對這事有感而發,是因為像我們喜歡在網路上分享相片、記事,雖然我不是擁有高人氣的部落客,單純的心理只是想為自己的生活做個記錄,也希望能與所有朋友分享生活中喜怒哀樂,不過在這「公開」的地方,我們要怎麼樣來保護自己的隱私呢?Grace 喜好閱讀網路部落格,對「酪梨壽司」甚是佩服,她不但擁有廣大的讀者,更厲害的是大家能夠分享她的生活,但她的一切生活細節,又將她堅持的隱私空間保護地相當好(從未見過她的照片)。

有一陣子我陷入想放棄寫Blog 的念頭,因為有長輩不甚贊同我將「所有」(雖我自認仍有節制)東西都放在網上供人瀏覽,一點隱私都沒有,Grace 覺得甚是沮喪,我明白這道理,但自己生活重要的調劑品不被認同就像是被扎了一針。

「分享」與「隱私」的界限該如何拿捏,目前仍只能依自己的主觀意識來操控,只祈禱我不會倒楣遇到壞人了。

 

free counter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zu12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